最近,關于私有化的討論比較多,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筆者認為,對中國而言,私有化這個藥方開錯了。它不僅解決不了其提倡者希望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不了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即結構性問題。 它無法增加總需求,...
1998年還存在三分之二虧損的中國國有企業,歷經十多年征程,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并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時代”。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說,“我們通過國有中小企業改革把國有經濟集中到了大企業層面,...
2.31億千瓦,我國水電行業用10年的時間,實現了水電裝機容量比新中國成立后50年的總和翻了近兩番。我國已從水電小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水電大國和水電強國,不但水電裝機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水電在建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6月底,“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又一次沖破7000米深海,下潛至7062米的最新深度,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驗證等各項深海科考試驗,刷新了世界海洋科考的新深度。新深度標志著“蛟龍”號的工作范圍可覆蓋全球99%以上的海域。我國也成為擁有世界上作業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國家。...
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是黨和國家賦予中央企業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中央企業領導者要以強烈的責任感,緊緊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快推進國際化經營,努力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當地時間8月9日上午9時許,一艘中遠“波士頓”號集裝箱貨輪緩緩駛進美國波士頓港康利碼頭。隨著輪船拋錨靠岸,碼頭上的塔吊運轉起來,將貨物吊起,放置在一輛輛貨車上。 看著碼頭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很難想象10多年前,...
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不斷發展。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動實施“走出去”戰略,更多的企業踴躍走向國際市場,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上一展身手,業務規模不斷增加,市場格局不斷擴大,...
首先,中國企業要想成功“走出去”,必須堅持融入當地、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理念。中國企業“走出去”有個思維定勢:“我在國內就是這么干的”,這是對國際通行的商務規則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我們不少國外項目出現虧損或品牌受損,...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國外大型化工企業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通過兼并和重組,進行資產與技術的交換和合作。這為我們加快“走出去”,在全球范圍內獲取優質企業資源提供了機遇。通過并購重組,我們獲得了急需的關鍵技術、...
“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無論是‘做強做優’,還是‘世界一流’,企業社會責任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指導委員會主任邵寧在近日舉行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提升專題培訓班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