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改革關系到黨和人民事業前途命運,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核準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范機組,這是我國時隔4年后重新啟動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對我國能源行業轉型作用明顯;同時,“華龍一號”將成為繼高鐵之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另一張亮麗“名片” 4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
現有的經濟學理論證明,市場經濟是現代經濟發展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是,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不同國家卻表現出迥異的經濟績效,早先建立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中,經濟發達的也是少數幾個。那么究竟怎樣走向市場經濟才是正確的路徑?...
30日上午,中電投黃河公司在青海西寧舉行發布會,展示了該公司在光伏發電領域取得的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 黃河公司擁有龍羊峽、拉西瓦、公伯峽等16座大中型水電站,水電裝機容量1264.04萬千瓦,全部為清潔能源。...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可能是唯一從‘借鑒型經濟體’發展為具有獨立研發創新能力的經濟體的國家。”近日,德國著名經濟學家、法蘭克福大學經濟理論史終身教授貝爾特拉姆·舍福爾德發表觀點說。 “模仿—...
用30年時間使中國制造業邁入全球第一方陣,這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最終目的。為此必須實現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始終依靠創新驅動,推廣智能制造,做大“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呼之欲出,...
環保部法規司司長李慶瑞今天介紹說,該部門已于近期重啟綠色GDP研究。今后,我國可能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 李慶瑞介紹說,推行綠色GDP核算,...
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時期,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經濟增長從資源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成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適應新常態的關鍵。隨著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又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前,山東省出臺新規,要求省管國企負責人實行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對違反回避規定者將采取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這一規定很受關注,引發了有關國企反腐和監管的討論。 任人唯親、亂打招呼、弄虛作假……從招聘到開展業務活動,...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新一輪電改大幕開啟。新電改方案的重點和亮點是什么?將給參與改革的市場主體帶來什么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巡視員王強25日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就新電改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解析 ...